Descartes(笛卡尔)怀疑所有前人的理论,也怀疑自己的感官,希望在一个真正坚实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理论。1596年出生,1629年在荷兰撰写了大量哲学著作,1649年在受到皇后邀请前往瑞典的途中患肺炎病故。他关注的问题是:
- 人们确实能拥有的知识
- 肉体和灵魂的关系
笛卡尔希望使用一种“数学方法”来进行哲学思考,即用“理性”思考。对于一切事物报以怀疑,除非能明确知道它是真实、确凿的。由此他得出了三个结论:
- 存在一个会思考的实体,即人
- 上帝是存在的
- 存在真实的外在的世界
人
从怀疑一切的角度出发,人的诸多感官也都是不可靠的。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有“怀疑”本身。当人在怀疑时,必然在思考,必然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。
我思故我在
这种通过“理性”所领会到的“我”,对笛卡尔来说,比通过感官领会到的“我”更加真实。
上帝
笛卡尔还希望通过同样的确定性观察其他事物,例如上帝。首先对于“完美”的概念,其中必然包含“必然存在”这个条件。一个完美的实体如果不存在,那它就算不上完美。像猫猬兽这类实体,就不包含必然存在的事实,因为这不是成其为“猫猬兽”的条件之一。如果完美实体并不存在,人们也不会有“完美实体”的概念,因为身为不完美的人,不会直接产生“完美”的概念。因此,既然人心中由完美的概念,必然存在一个完美的实体,上帝的存在在笛卡尔看来是显而易见的。
外在的真实世界
“理性主义者”例如笛卡尔和柏拉图,都相信理性和存在之间有所关联。愈能依“理性”明辨的事物,它的存在就愈加可以肯定。对于外在的世界,他们的数学特质,例如他们的长宽高等特性是显而易见的,当他们可以清晰的被理性认识时,他们必定就是那样存在着,因此外在的世界是存在的。
“上帝可以保证”
基于理性的认识,就是基于逻辑的认识。逻辑,包括数学,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化,这是上帝做出的保证。
与理性认识相对的,一些感官经验,例如颜色、气味,被笛卡尔认为是不可靠的,基于这些感官认识,则无法确定一个事物是否真实存在。
二元论
为了解释外在的真实世界和思想的真实世界间的差异,笛卡尔提出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实世界或实体。一种是思想或灵魂,另一种是“扩延”或物质。笛卡尔认为这两种本体都来自上帝,因为只有上帝能不依赖任何事物独立存在。对于只属于扩延的真实世界中的物质,他们的行为都是机械化的,例如动物。
人类则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。人的肉体是完全机械性的,人的灵魂可以独立于肉体运作,理智的思考发生于灵魂中,因此不会受到扩延的真实世界的束缚。人的灵魂和肉体通过脑内的“松果体”相互作用,因此灵魂有时会受到肉体的影响,但是灵魂也有能力摆脱这些。例如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状态,欧氏几何下三角形内角和总会是180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