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歉,您的浏览器无法访问本站
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(启用)JavaScript
了解详情 >

园林的定义

第二条“历史园林是一主要由植物组成的建筑构造,因此它是具有生命力的,即指有死有生”。因此,其面貌反映着季节循环、自然生死与园林艺人,希望将其保持永恒不变的愿望之间的永久平衡。
第五条 这种园林作为文明与自然直接关系的表线,作为适合于思考和休息的娱乐场所,因而具有理想世界的巨大意义,用词源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“天堂”,并且也是一种文化、一种风格、一个时代的见证,而且常常还是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独创性的见证。

——《佛罗伦萨宪章》

园林的体系概略

  • 欧洲园林(西方园林)
    •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
    •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
  • 中国园林(东方园林)
    • 皇家园林
    • 私家园林
    • 寺庙园林
  • 伊斯兰园林

欧洲园林源自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。古典主义园林气势恢宏、视野开阔、严谨对称、构图均衡,花坛、雕像、喷泉等装饰丰富。自然风景式园林取消园林和自然之间的界限,排除人工痕迹。

伊斯兰园林源自阿拉伯世界,常用来象征蜩螗。通常面积较小,结构封闭。伊斯兰园林的特点是十字形水系布局,可能源于伊甸园的传说中的四条河水:长久不浊的水河,滋味不变得乳河,味道醇美得酒河,清澈见底得蜜河。此外水在伊斯兰世界常常是一种珍贵的资源。

中国园林的起源

中国古代的皇帝好仙,仙境不能寻得,便将对仙境的向往寄托在现实的景观中。汉武帝在长安建造建章宫,在宫中挖了“太液池”,并在池中堆筑“蓬莱”,“方丈”,“瀛洲”三座岛屿,三座岛屿都是传说中神仙的住所。如此一池三山的布局影响了后来的园林设计。皇家园林的还有一个作用是彰显财富,“上林画苑”是代表。

与北方的皇家园林相对的是江南的私人园林,这些园林多为士大夫阶层所筑,目的是体现个人志趣、对抗沉闷的规则并作为幽居之所。园林的主人通常就是园林的设计者,这些私人园林环境清雅,并使用能彰显君子风度的梅兰竹菊作为点缀。建筑排布也没有规律,可成景处即可设一亭。设计这些园林的士大夫即厌倦官场上的争斗,又不愿彻底舍弃完全隐居起来,企图建造这样的世外之地平衡心中的矛盾。

江南园林的欣赏

陈建提出了九个欣赏江南园林的角度

1.位置

园林建于山林或是城市

2.立基

即布局。私人园林为对抗秩序、等级而建,建筑排布相当随意,只以取景为第一要务。

3.叠山

即堆假山。皇家园林采用的是真山真水,私人园林受限于面积,只能人造山水。理想的假山石是太湖石,这种石头常年受到水流的冲刷,多孔、形怪。明以前人们常叠出完整的假山,明以后则以写意为主,只叠出假山的局部,所谓“未山先麓”。

4.理水

园林使用的必须是活水,欣赏时可注意水头水尾,和水与水的结合处。

5.植栽

园林中的植物虽然经过人工修剪,但尽力模仿了自然中的形态。

6.建筑

园林中的建筑只有居住和看景两个功能,结构也大致相似。追求简洁。

7.文字

园林中的题字,包括园的名字隐含了这个园的作用、园主人的文化和性格。

8.游戏

指古时候的风雅事,如饮酒行令。

9.主人

园林的主人本身就是这个园林历史的一部分。

江南园林的成因

经济富庶,水系发达,文化发达

评论